全球科技成果共享是指全球研究开发成果的应用是全球性的,科技成果可在全球科技活动主体间溢出和扩散。通过全球科技成果共享,可使全球创新网络中的网络主体,尤其是一些落后的3D打印企业共享一部分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先进的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并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果反复应用,不断的进行自主创新活动,进而提高3D打印企业创新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对现有研究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梳理,然后在借鉴现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假设。产业创新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产业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进而影响其创新合作行为,从而导致不同形态特征的产业创新网络形成。
有研究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中或强调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或强调由于组织资源的互补性,而产生了创新合作行为,进而演化为创新网络。事实上,全球创新网络的形成与主体和资源都是分不开的。主体需求的满足、资源流动的发生和外部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组织间合作得以实现,从而形成了创新网络。创新合作的增多促进了网络的形成和演进,使得网络特征不断发生变化,网络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大,网络关系不断增强。因此,文中加入创新合作作为中介变量。
随着3D打印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增加、3D打印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竞争的加剧,使得单一3D打印企业研发成本加大(如企业开发的设备利用率变低),同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即使资金雄厚的3D打印企业也会面临一定的研发风险。在这种情况下,3D打印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研发风险。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资金也为企业承担了部分的研发风险??杉?,企业降低研发风险的主体需求对创新合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D打印产业创新资源在各网络主体中分布不均衡,所以创新网络主体存在获取互补的、缺少的或低成本的创新资源的需求,共同开发3D打印技术可以发挥不同网络主体的资源能力优势??杉笠祷袢』ゲ棺试吹闹魈逍枨蠖源葱潞献饔幸欢ǖ拇俳饔?。
3D打印企业通过与能力互补的网络主体合作,帮助3D打印企业抢先进入市场。网络主体间关于3D打印知识的互补性,通过合作研发可以减小单独企业研发的不确定性,提高研发的效率,从而提高3D打印产品研发的平均速度,快速进入市场。同时选取合适的网络合作主体,如3D打印技术较强但产品营销能力较弱的网络主体与营销能力较强的网络主体合作,极大缩短3D打印企业产业化的过程,因此帮助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可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体需求对创新合作有一定促进作用。
知识流动是创新资源流动中最有活力的流动,这种流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主要体现在3D打印技术知识势差较低的企业和3D打印知识势差高的企业、全球范围内的科研院所、大学等之间的3D打印知识合作、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等。因此,知识的有效流动对于主体创新合作有促进作用。
3D打印产业人才为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遇、加入优秀的技术团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接触先进的3D打印技术设备而选择在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内进行国际流动。这类3D打印人才对于不同企业均有一定的了解且具有一定话语权,因此由他们作为纽带可以有效推动企业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