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企业是全球创新网络创新活动的核心主体要素。单个3D打印企业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研发。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主要来源于:网络内各主体要素的异质性知识流动;网络主体之间由于资源互补带来的协同效应。
提高3D打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保证3D打印知识国际流动渠道畅通,即通过有效提高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内各主体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扩散、知识应用的能力,进一步促使知识流动以实现3D打印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增值和知识的创造。
3D打印知识流动主要包括: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相关知识流动;材料性能相关知识流动;3D打印软件开发相关知识流动;3D打印生产的工艺流程相关知识流动等。
2012年1月,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批准了3D打印工艺类别的清单的标准术语:材料甄别、材料喷射、粘合剂喷射、片层压、还原光聚合、粉末床熔合、定向能量沉积。
以下举例说明3D打印知识流动过程:
粘合剂喷射工艺最初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随后被许可应用麻省理工该技术的权利人包括ExOne公司(美国)和3D Systems公司(美国)(Z Corp是最初的被许可人,但ZCorp.被3D Systems收购),Voxeljet Technology(德国)是3D Systems的子许可证持有者。后期MIT有也将该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
再如基于钢粉的选择性激光熔融系统于1999年由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开发,然后授权给ReaLizer公司(德国)和AdditiveIndustries(荷兰)。以上实例很好的体现了3D打印生产工艺流程相关知识在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国际流动过程。
在第一个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中,通过对专利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发现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中介中心性水平最高,接近中心性水平最小,而MIT确为3D打印网络知识转移的桥梁,可见,网络主体在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的结构位置和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人才流动
3D打印人才流动是指从事3D打印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创新活动,并能取得一定研发与创新成果的创新人才在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内国际流动的行为。3D打印人才主要包括:3D打印产业领军人才;3D打印企业高层管理者;3D打印产业研发技术人员。
上一篇:3D打印全球创新网络研究
下一篇:3D打印研发人员与投入数据咋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