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科研团队研发人员根据Wohlers Report中所列示的科研团队,找到该团队的官方网站,根据网站上所披露的科研团队人员进行研发人员数量计算,包括:教授(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讲师(Lecturer)技术支持人员(TechnologySupport Technician)机械师(Master Machinist)博士后(Postdoctoral)博士研究生(Doctoral student)但硕士及以下人员不计入研发人员数量内(包括博士研究生主要是为了保持与世界银行中对各国研发人员数据统计口径一致)。
企业研发人员通过其官方网站的企业介绍获取,由于3D打印企业中90%以上的人员均属于科研岗位,因此,企业研发人员按官方网站上所介绍的公司人数进行计算。
根据GOVERNMENT-SPONSORED R&D数据获取,有些经济体对某项目的投入为几年,如芬兰在2012年Wohlers Report中的Future Digit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项目(简称为 MANU)列出的政府投资为6年(The program began in 2012 and will run until 2017)3500万欧元,本研究数据处理的方式为2012年至2017年的政府投资分别为583.33万欧元,这六年如有其他项目投资,需加上其他项目的政府投资。
按照经济体对Wohlers Report所披露的3D打印企业研发投入进行求和处理,有些企业在Wohlers Report中未披露出年研发投入,通过企业的官方网站所披露的财务报告获取。
笔者对3D打印产业研发投入数据采集过程可以发现,各国不遗余力的增加3D打印产业政府投入力度,如2016年美国政府资助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和Ames实验室500万美元研发新型金属粉末材料。同年,澳大利亚政府向进行3D生物打印相关研究的大学、企业和医疗机构提供总金额370万澳元(约合1773万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事实上,美国确是当前全球金属打印最领先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是生物打印最领先的国家之一。可见,各国通过增加3D打印产业研发投入力度,极大的促进了3D打印机构相关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能使企业有效的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因而,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是3D打印企业快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3D打印创新网络、知识流动与人才
下一篇:3D打印产业研发投入和产出数据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