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及城市级的创新网络专利数据及论文数据都较少,且相应的投入数据(包括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资金投入等)不易获得,而各经济体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数据相对容易收集。因此,本文选取经济体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网络主体,研究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特征对不同经济体产业绩效的影响。
本研究的网络特征测度数据来源于欧洲专利局(EPO)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Worldwide)3D打印专利数据,将各个经济体作为一个网络节点来构建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
基于此,用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网络特征与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数据从2009年开始选取,主要原因为2009年前年份的3D打印专利数量过少且经济体间进行国际合作的专利数量不多,难以进行全球创新网络分析。因此,本文研究数据涉及时间为2009 - 2017年。
本文研究对象的34个3D打印经济体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以色列、巴西、加拿大、埃及、伊朗和南非。
选取以上经济体作为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主体的主要原因是,上述经济体在计算期(2009 - 2017年)内不同程度的参与全球创新网络(通过国际合作专利判断)。另外,计算产业研发效率的数据来源本文通过Wohlers Report获取,该报告披露了以上经济体的3D打印产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因此,本章选择上述经济体为3D打印产业全球创新网络研究对象。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滞后期,鉴于迄今为止研发产出的时间长度并没有被普遍接受,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参考现有研究中对滞后期的选择,本文选择了三年的研发活动滞后期。